摘 要:幼兒園工作規程主要分幼兒園招生編班、衛生保健、幼兒園教育、園舍、設備、工作人員和經費幾部分。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科學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8-136-01
一、提高保育和教育質量
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屬學校教育的預備階段。
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園同時為幼兒家長安心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便利條件。
幼兒園適齡幼兒為三周歲至入小學前。
幼兒園一般為三年制,亦可設一年制或二年制的幼兒園。
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發展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其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發展智力。
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
幼兒園可分為全日制、半日制、定時制、季節制和寄宿制等。上述形式可分別設置,也可以混合設置。
二、要做好幼兒園的衛生保健
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衛生保健工作。
幼兒園應嚴格執行衛生部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以及其他有關衛生保健制度。
幼兒園應制訂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兩餐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三小時半。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時,寄宿制幼兒園不得少于三小時,高寒地區在冬季可酌情減少。
幼兒園應建立幼兒健康檢查制度和幼兒健康卡或檔案。每年體驗一次,每半年測身高一次,每季度量體重、測視力一次,并對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狀況定期進行分析、評價。
應注意幼兒口腔衛生,保護幼兒視力。
幼兒園應建立衛生消毒、病兒隔離制度,積極做好計劃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
幼兒活動場所嚴禁吸煙。
幼兒園應建立房屋、設備、消防、交通等安全防護和檢查制度,以及食品、藥物的管理和幼兒接送等制度,防止發生失火、觸電、走失、砸傷、摔傷、燙傷、溺水、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煤氣中毒、吞食異物和防止幼兒將異物放入眼、耳、鼻、口內以及交通安全等事故。
三、應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
供給膳食的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合理膳食。有條件的要編制營養平衡的幼兒食譜,定期計算幼兒的進食量和營養素攝取量。
幼兒園應保證供給幼兒飲水,為幼兒飲水提供便利條件。
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不得限制幼兒大、小便的次數、時間等。
積極開展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于1小時,加強冬季鍛煉。
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煉幼兒肌體,增強身體的適應和抵抗能力。
對體弱或有殘疾的幼兒予以特殊照顧。
幼兒園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中暑和凍傷。
總之,幼兒園的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
【淺談如何加強幼兒園的科學管理工作】相關文章:
• 如何做好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
• 幼兒園“做中學”科學活動
• 當代幼兒園科學管理思路研究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師指導研究
• 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實施策略
• 試析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
• 幼兒園科學素養評價研究
• 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教師角色定位初探
•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教學策略
• 南京市實驗幼兒園的科學發現室
• 幼兒園科學探索的有效指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