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活動,幾個孩子圍在科探區玩隔瓶吹蠟燭的實驗。他們在嚴老師的幫助下,點起了蠟燭,隔著塑料瓶“噗嗤——噗嗤——”地吹,蠟燭一次次地熄滅,“我的蠟燭滅啦!”“我也成功啦!”……孩子們感受到了實驗成功的喜悅。
調皮的陽陽把吹滅的蠟燭在旁邊的佳佳那邊借了火,再次燃起的火苗讓陽陽非常興奮。可能因為太興奮了,他拿起塑料瓶把燃燒的蠟燭蓋了起來,火苗越來越微弱,幾秒鐘后蠟燭熄滅了。“咦,火熄滅了!”“沒吹,蠟燭也可以熄滅?”“我也想試一試!” ……這樣的現象引起了周圍孩子們萬分的好奇。他們紛紛把塑料瓶反過來,倒扣于蠟燭,一根根蠟燭慢慢都熄滅了。
我趁機問:“為什么蠟燭被瓶子蓋住,它就滅了呢?”孩子們一臉的疑惑,頭搖得像撥浪鼓。我接著問:“你們把小手捂住嘴巴,會有什么感覺?”聽我這么說,他們紛紛用手捂住了嘴巴。幾秒鐘后,他們小臉開始緊張,繼而陸續放開小手,大口喘氣。“你們感覺怎么樣?”我問。“我透不過氣來了。”“我要悶死了。”……孩子們搶著回答。“為什么會這樣呢?”我繼續問。“沒有氧氣了。”天天回答。“那蠟燭呢?”我又反問。天天歪著腦袋,轉了轉眼珠子,突然想到了什么,大聲回答:“蠟燭燃燒也要氧氣,沒有氧氣,它就熄滅了。”我肯定得點點頭,說:“瓶子把蠟燭蓋起來以后,里面的氧氣因為蠟燭的燃燒,慢慢消失,蠟燭也就熄滅了。”聽了我的解說,好奇的孩子們又開始了他們的實驗。
好奇心是人們對新奇事物積極探求的一種心理傾向,是促進幼兒智能發展和幫助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可貴動力。科學家牛頓,由蘋果落下砸在頭上,引發好奇與思考,進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由壺蓋在水開時被沖得“咔咔”直響而好奇,遂發明了蒸汽機,導致了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科學家成功的事例充分說明了好奇心在創造發明中的重要性,正是基于對事物的這種好奇,才會使他們產生思考及探究的興趣和愿望,迸發出強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們不斷地發現探索世界的奧秘。
由陽陽的頑皮引發蠟燭在塑料瓶中熄滅的事件,引起了幼兒強烈的好奇。當幼兒“標新立異”的時候,可能在外人看來是犯錯的時候,我沒有給予制止,而是將之作為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給予必要的幫助和科學的引導。從實驗、交流中,幼兒明白了為什么塑料瓶把蠟燭蓋住會導致蠟燭熄滅的科學原理。雖然幼兒僅僅靠好奇心還不足以幫助他們真正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但好奇心卻是萌發科學創造性的起點和火花。因此,我們要給孩子一方自由的天地,給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認識、情感和思想的機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點燃想像的火花。
【好奇心卻是萌發科學創造性的起點和火花】相關文章:
上一篇:后現代主義知識觀科學教育論文
下一篇: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