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的幼兒參加過很多興趣班,如鋼琴、舞蹈、戲曲等等。他們學的東西、懂的東西多了,但是自信心并沒有隨之增強。如何提高幼兒的音樂感悟力和表現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并增進幼兒間的交往呢?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設計了“星光大道”。
一、創設環境,建立美好平臺
教室旁有個走廊,采光很好,平常也很少有人過往。于是,我們用紫色的帷幔和長長的白紗把它布置成舞臺。為了讓舞臺更美麗、更真實,我們還設置了更衣室。我們讓幼兒參與到舞臺的布置中來,他們在白紗上粘貼剪紙作品,在舞臺兩側的瓷磚上繪畫,從家中帶來各種民族服飾、紗巾、皇冠等裝飾整個舞臺。當舞臺搭建完工時,幼兒禁不住歡呼起來:“好漂亮啊!”他們感覺到自己到了真的“星光大道”的舞臺上了。
二、豐富材料,幼兒熱情更高
從前我們對音樂活動的理解就是唱歌、敲打樂器或舞蹈律動。其實,人們說話、朗誦的聲調、語氣同樣反映出聲音高低、強弱的變化,也可以說是一種音樂。因此,投放材料時,特別在磁帶和服裝道具方面可以更多元更豐富。
我班“星光大道”的材料主要包括:
1 錄音機和小話筒
錄音機和小話筒的配備沒有特別的要求,為了安全,錄音機使用電池進行播放。我們教幼兒認識錄音機按鍵標記,讓他們自己使用。
2 錄音磁帶
①空白的磁帶:孩子們可將自己唱歌、朗誦、演奏的聲音進行錄音。
②音樂磁帶:包括兒歌、歌曲、故事、音樂等內容。
3 打擊樂器
①樂器:碰鈴、手鈴、雙響、響板、鈴鼓、三角鐵、沙錘、木魚等。
②自制的樂器:響桶(裝有沙子或豆子等)、音階瓶、皮筋琴、啞鈴等;
4 服飾道具
①服裝:少數民族服裝、小動物服裝、美麗的紗裙等。
②飾物:動物、人物頭飾、面具,漂亮的花夾子、花環、彩帶、皇冠等。
③道具:綢帶、紗巾、扇子、木偶等。
5 其他設備
隨著活動的開展,我們又添設了小相機、攝像機等設備。
三、確立主題,幼兒充分自主
小班時,幼兒的表演形式較為單一,基本以唱歌和跳舞為主,而且太多是個體行為。幼兒的表演也有些羞澀稚嫩,有的孩子不敢在大家面前表演。到中班后,幼兒喜歡上了“星光大道”,并有了合作表演的意識,他們甚至推選出主持人,表演內容也豐富很多,補充了故事大王、摩登T臺、兒歌朗誦會等節目。升入大班后,幼兒的自主能力越發提高。在每次表演前,他們首先分配角色,再商議當日的節目,然后畫出節目卡片貼在節目單牌上(這些節目卡片,是孩子們自己畫出來,然后過了塑放在那里每天更換)。這樣一來。“星光大道”每天都有新意,幼兒的興趣更加高漲。
四、區角互動,幼兒良好交往
有一次,我發現“娃娃家”一家都去看“演出”。結束時,抱著娃娃的“媽媽”喊了句“爸爸快去獻花!”“爸爸”趕緊跑回“家”,把插在花瓶里的塑料花都拿給了“小演員們”。在餐前的游戲講評中,我提起這個細節,問問“小演員們”有何感受。他們都說非常開心,覺得自己的演出得到了認可。這時,有個孩子說:“老師,那下次我當記者去采訪他們,給他們拍照,好不好?”“很棒的主意哦!”我表揚了孩子們,又問道:“如果沒有真的相機,我們可以怎么辦?”。其他孩子紛紛出主意:“我有肯德基大叔的玩具相機哦。”“對啊,照片可以畫出來啊。”“我家里有真的相機,我帶來”……
果然。第二天“星光大道”的舞臺前,出現了一名“小記者”,她認真工作,一會兒拍演出照,一會兒又讓小演員擺POSE。然后她回到教室用水彩筆畫照片。于是,小演員們的表演更加賣力了,同時,觀眾席的秩序也好了。后來,有個幼兒從家里帶來了真的相機,而且他會使用,便由他給大家拍照片。照片洗出來后就貼在了“星光大道”的“臺口”。幼兒看見后都感到十分自豪,沒有上臺表演的幼兒也產生“我也要上臺表演”的欲望。同時,家長也從照片中看到幼兒的精彩表現,感受到幼兒成長的快樂。
五、教師指導,幼兒充滿自信
《綱要》中指出,教師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由此可見,教師的指導是幼兒是否能在區域游戲中得到較好發展的關鍵。在“星光大道”的游戲中。教師總是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其中去支持、引導幼兒的發展。有時我們作為一名觀眾去欣賞;有時我們會和幼兒一起表演:有時我們是攝像師去記錄孩子的快樂;有時我們是評委去指點孩子的演出……
“星光大道”,讓孩子們能唱、會跳、能欣賞、愛創造;“星光大道”。讓孩子們接受了美的熏陶。
【我班的“星光大道”——如何提高幼兒的音樂感悟力和表現力】相關文章:
上一篇:對小班音樂聲勢教學的思考
下一篇:如果世間沒有音樂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