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創造力是人的先天本性,正常兒童的天賦其實是差不多的,而關鍵就在于環境和教育。這也就是為什么陶行知先生還會指出“要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過濾并運用環境的影響,以培養加強發揮這創造力”。幼兒期作為兒童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去發掘幼兒的潛能,在此基礎上以一些手段的輔助,以期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音樂活動不僅是聆聽音樂,更是一種創造和再現的藝術過程。對于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想象力、創造力,開發其它領域智力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而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思想不僅是對教育理念的一種宏觀綜述,對于小班音樂活動的開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我在先生創造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嘗試開展了各類小班音樂活動,下面就以小班音樂活動《小老虎吃糖》為例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一、在溫馨、寬松的氛圍中讓孩子敢于創造、樂于創造
人的各個感官間往往是互通的,通過創設與音樂作品內容相關的活動情境,以生動的形象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參與到創造活動中,使得孩子的創造活動有了可以依托的憑借物,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而生動的形象依托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更為重要。例如,在活動《小老虎吃糖》中,我們利用PPT課件創設了一個小老虎在家吃糖的情境,溫馨的粉紅色背景、生動可愛的小老虎形象,很快就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愿望。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為幼兒們創設一種寬松、自由、民主的氣氛,讓他們能夠自由思索,大膽想象、主動實踐,才能萌發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并使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另外,由于音樂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形式,這就要求了教師在活動中要以賞識的眼光、接納的態度去看到孩子的創造。對于那些進行大膽嘗試和創造的孩子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在音樂中隨心、隨想,在自由中理解、創編歌曲和動作,去感受創造性地表現音樂作品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例如,在活動《小老虎吃糖》中,教師請孩子們自由地欣賞音樂,自由討論猜測圖譜中大老虎和小老虎的含義,鼓勵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在自由、舒適的氛圍中啟發幼兒拓寬思路,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們在大腦中獨立地產生新形象的過程,是一種異常活躍、大膽的思維活動。而音樂作為一種以時間上的流動音響為物質手段來塑造的藝術形式,無論在時間、空間及意識形態上都有著廣闊的想象空間。但是在音樂活動中,教師也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獨立性,尊重他們自己的思維和感知,讓孩子的創造力在活動中得以解放,而不是被教師的思維模式所局限,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鼓勵孩子多想、大膽地向,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感受音樂、想象從而進行判斷,在自由、舒適的氛圍中去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含義及訴說的情境。讓孩子在音樂活動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大膽地、主動地把自己的想象與大家進行分享。比如,在活動《小老虎吃糖》中,我請孩子們自由探索鈴鼓的多種演奏弱音的方式,同時播放了音樂片段,讓孩子們自由探索,將樂器演奏和音樂融合起來,孩子們在感受音樂的同時,嘗試將自己的想法和發現付諸于實踐,從而發現屬于自己的演奏方式。在最后的演奏環節中,并沒有采取固定的演奏模式,而是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鈴鼓演奏。
三、在民主、寬容的氛圍中因材施教,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陶行知先生說:“如果要大量開發創造力,大量開發人礦中之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而正與“幼兒是活動的主人”互相支持,在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孩子,給予他們同樣的機會,不能因為孩子聰明就多給他機會讓他說,而對于那些并不十分出色的孩子則不請他回答問題或做事。
相反的,對于那些能力有欠缺的孩子,教師要更多的給予他們機會,讓他們在一次次中逐漸建立自己的信心,從而敢在活動中大膽地表達自己,表現自己的創造力。在活動《小老虎吃糖》中,我就特別注重鼓勵那些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嘗試表現自己的創編動作。我班里有一個女孩子,平時非常內向,與同伴之間的交流也不是很多,但是她卻非常喜歡唱歌、跳舞等和音樂相關的活動。因此在活動中,我鼓勵她把自己創編的動作和大家分享,并邀請其他孩子向她學習動作,笑容洋溢在她的臉上,而在之后的環節中,她也嘗試著舉手回答問題了。
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音樂元素,打開創新思維的大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先生的意思其實就是要求教育要走出課堂和書本,讓孩子們關注他們生活的社會,關注社會生活。
而在音樂活動中,就是要求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去傾聽鳥語蟲鳴、傾聽溪水潺潺、傾聽車鳴人聲等等,以豐富兒童的感性知識,積累相關的經驗,以期碰觸創新的火花。另一方面,教師在提供音樂活動的時候,也要選取那些貼近孩子生活,或是有助于豐富他們生活、感知經驗的活動,創設相關的場景。如在活動《小老虎吃糖》中,孩子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都吃過甜甜地糖果,所以在理解小老虎吃糖時的心情時孩子們就很能理解了,甚至可以說是感同身受。而在請孩子們嘗試用表情、聲音、動作表現小老虎吃糖的心情時,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豐富了表現。
1944年4月,陶行知先生發表的《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提出:“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兒童樂園,應該成人加入小孩子的隊伍里去,陪著小孩子一起創造。怎樣創造兒童的樂園,實現創造的兒童教育,”而如何更好地實現創造的兒童教育,這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之路上會積極探索和實踐的。
【淺談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在小班音樂活動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