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食堂是幼兒園管理工作的重要陣地,幼兒園食堂管理水平的高低和食品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響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與興衰。近幾年,隨著國家和政府對幼兒園建設的大力投入和扶持,新生幼兒園像雨后春筍般興旺和發展起來,特別是在經歷了非典、手足口及各種傳染性疾病的肆虐后,加強對幼兒的飲食管理防止病從口入就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我們把提高伙房人員素質,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整體品位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來,努力把食堂辦成教師滿意、家長放心、幼兒開心的食堂。
一、 不斷增加投入,規范食堂建設標準
我園始建于建國初期,食堂的發展也經過了曲折發展的歷程。在 那種提倡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年代,食堂的勞動基本以手工操作為主,無論是和面、切菜、切肉、包水餃,都要親自動手,蒸饅頭用竹制的大籠屜放在大鍋上蒸,整個食堂就會彌漫在一片蒸汽中,條件雖然艱苦,但食堂的人員卻是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地工作著。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期,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食堂的條件也不斷得到了改善,首先食堂換了兩個很大的油煙機,買了一臺蒸車,從此進入了煙消云散的時代。后來食堂又陸續買了和面機、切菜機、絞肉機、去皮機等現代化的機器,使食堂人員的勞動力到了極大的解放。2011年,我園對食堂進行了比較大的裝修和改造,重新更換了各類案板、水池、刀具、用具,并使主副食加工間、烹飪間、備餐間、主副食倉庫、幼兒餐廳、開水間、消毒間、炊事員更衣室、配電間等完全符合省級幼兒園的辦園標準。同時,在這一年順利通過了濰坊市“四心食堂”的驗收,光榮地被評為市級“四心食堂”。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行們的充分肯定和贊揚,成了全市幼兒園食堂的參觀學習的樣板。
二、加強對食堂人員的科學管理,保證幼兒飲食安全
(一)完善食堂各類制度是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的基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首先,我們完善了食堂的各類制度,加強了對食堂人員的量化考核。如:重新制定和完善了《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原料采購索證制度》、《餐具、用具消毒管理制度》、《粗加工管理制度》、《庫房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烹調加工管理制度》、《留樣制度》等,并制訂了《食堂人員工作量化細則》,對廚房人員工作進行量化,對照量化結果與工資掛鉤,使食堂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她們覺得制度在規范她們行為的同時,也極大地保護了她們的權益,單位不僅為她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平臺,也使她們得到了可觀的收入,她們對單位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所以總有使不完的勁。
(二)提高職工素質是幼兒園健康發展的保證。
首先要加強培訓。我園每月組織食堂人員學習《食堂各類制度》、《食品衛生培訓教材》或對她們進行安全培訓,增強食堂工作人員規范操作的意識,提高規范操作的能力。同時工作人員還接受了市衛生局的崗位培訓,都取得了上崗證。
其次是要明確崗位職責。我園力求將食堂工作分工細化,組織學習各崗位職責,使之進一步明確。 如:采購員要通過正常渠道采購食品,索取合同攤位的合法證件,在與供貨商合作前,要認真審核證件,明確責任,簽定協議,把好采購關;食堂工作人員要把好驗收、取樣、浸泡、清洗、操作、消毒關;值班人員對餐具要做到"一用一消毒",小餐具用消毒柜消毒,大餐具用消毒液消毒,熟食間用紫外線燈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 食堂工作人員工作期間要按要求穿戴好工作衣帽,保持個人衛生,環境衛生分人分塊包干,保證食堂環境衛生;食堂灶具使用時要注意用氣安全,并隨時保持灶具干凈等。
再次要及時反饋情況。每月由職工代表對食堂工作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及時與食堂人員交換,督促整改,在整改中不斷提高和完善。
(三)領導深入一線是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關鍵。
領導不光是工作任務的下達者,更應該是目標落實的知情者。怎樣才能做到知情?方法很多,其中我認為很重要的一條是要深入到一線中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記得前幾天我去伙房,炊事班長告訴我,發現天燃汽灶臺的點火有“啪啪”的聲音,她也想辦法了,但沒能解決,覺得不是什么大問題,所以也沒向領導匯報。于是,我馬上聯系港華燃汽的有關人員進行了咨詢,他們馬上派人來進行了檢查和指導,杜絕了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并在周末的晚上邀請專家進行了用汽安全的相關知識培訓。我們知道,水火無情,用氣安全是個大問題,要是我們不深入一線進行關注,等到災情發生了再去想辦法,那將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情,后悔都來不及。
(四)重視細節才能成就卓越。
孩子身上無小事, 飲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的大事,為了孩子的飲食健康,我們不放過工作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如:我們對《食堂工作一日流程》和《操作器械的使用方法》制成
課件進行了交流和學習,對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認真仔細的研討,從蔬菜購入到驗貨、過秤、記賬、付款、烹飪、出鍋、品嘗、分餐、巡班、留樣、消毒等都展開熱烈的討論,得出了很多很好的經驗和方法。為做到使用器械安全,我們除了學習討論外,還把器械的使用規范做成標牌掛在墻上,食堂人員在使用器械前必先看使用規范和注意事項,做到正確使用。此外,建立食品衛生管理網絡,與所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及安全責任狀,做到分人負責;做到有崗就有人,有人就有責。 互相督促、互相監督。
三、加強對食堂工作的宣傳活動,促進食堂健康發展
首先,我們組織了“家長進食堂”活動。每個月我們的廚師都會更新飯菜花樣,像奶黃包、蝴蝶卷、梅花酥、小鴨酥、雪花丸、金溝翠芹、小兔豆包……色香味俱全,孩子們很是喜歡。后勤園長把這些美食拍成照片張貼在幼兒園的宣傳欄內,并題為“我最喜歡的美食”。很多家長對此贊不絕口,但也有家長有疑問:“這么好的食品只有星級的酒店可以做的出來,幼兒園也能做出來嗎”、“這些照片不會是從網上下載的吧”,為了解除家長的疑問,讓他們更加了解幼兒的飲食情況,我們分期分批開展了“家長進食堂”的活動,讓家長親自觀看孩子的飯菜是怎么做出來的,并親口進行品嘗,家長們邊嘗邊稱贊:“真是太好吃了”“又好吃又好看,真是不可思議”“把孩子放在這個幼兒園放心啊”。通過這個活動,家長們打消了顧慮,對幼兒的飲食表示由衷的滿意。
其次,積極發揮伙委會的作用。我們先后組織家長委員會全體成員對我園食堂原料的長期供應商—南下河農貿市場、 糧行和蔬菜、糧油、調味品的價格進行了了解,并到周邊的米、面、油加工廠進行了調查研究,詳細咨詢了產品的產地、產品檔次、使用安全性、產品的價格等問題,并抽取樣品同我園食堂庫房內的產品進行對比,認真辨別是否屬于同一種類。返園后,家長委員會代表深入到我校食堂,就庫房內原材料的存放、清洗蔬菜的過程、炒菜的用油選擇、消毒間的運作情況等進行了參觀。為保證幼兒利益,我園加大食堂資金投入,提高幼兒進餐質量,每月多投入四萬元用于改善學生生活,來對沖物價上漲。家委會成員紛紛表示,通過對市場的調查以及對食堂各個環節的參觀,對幼兒園伙食工作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對幼兒園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同時也更理解食堂在運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他們對飯菜質量、衛生條件、食品安全表示放心,對幼兒園的食堂管理及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
四、重視巡班管理,改變了幼兒偏食的不良習慣
食堂人員巡班有兩大好處:一是能及時發現飯菜的口味是否適合孩子,二是能掌握飯菜量的大小,看看哪些飯菜是幼兒喜歡吃的,哪些不喜歡吃,并對幼兒不喜歡吃的飯菜想辦法調整。如:前段時間孩子們饅頭吃比較少。伙房人員經過巡班發現這個問題后,及時進行了討論:1、是不是饅頭的個頭大點了?2、是不是饅頭的花樣少些了?個頭大了容易引起孩子的飽食感,花樣少了會減少孩子的食欲。于是她們對面食馬上進行了調整,一是把饅頭的個頭縮小了四分之一,二是及時更新了面食的花樣,制成了花卷和花酥,里面增加了蔬菜面、冬瓜面、南瓜面等,孩子們看著改變后的面食,食欲大增。現在,每到吃飯的時間,孩子們都會輪流當“報菜員”介紹今天的飯菜,知道不同的飯菜都有不同的營養;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看著宣傳欄上的一幅幅美食圖片,孩子們會高興地告訴家長今天吃的是哪種美食,并能叫出美食的名字,家長別提有多高興了。
總之,我們本著思想到位、管理有力、服務超前的意識,使幼兒園食堂工作正沿著更完善更規范的軌道發展,使食堂的工作更加有力地促進了幼兒園的發展。
【強化食堂管理 促進幼兒園健康發展】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教學游戲的研究
• 幼兒園課程與東北地方文化融合探究
• 常州劉海粟美術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評價與研究
• 幼兒園游戲化音樂教學策略
• 走出幼兒園環境布置的誤區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
• 上幼兒園不哭的神話
• 現代教育媒體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應用
• 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
• 幼兒園區域活動評價探新
• 幼兒園教學非語言藝術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