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5-17日,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課程與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廣西教育學會幼兒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幼兒語言教育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召開。來自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的500多名學前教育工作者參加了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圍繞“學前兒童語言學習核心經驗與語言教育質量”這一議題,全面而深入地探討了幼兒語言學習核心經驗的內涵及其在語言活動組織過程中的運用,以進一步提高幼兒園語言教育質量的問題。
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研究團隊做的兩個工作坊中,周兢教授首先從教師有關領域教學知識、教學方法、教學對象(兒童)等專業教學知識的構成要素分析入手。闡釋了兒童語言學習核心經驗的重要性。她認為,我國以往的研究和教育實踐比較偏重教學方法。對于領域教學知識和教學對象的關注較少。她指出,學前階段更應該重視領域教學知識,因為學前階段的領域教學是全科性的,各個領域間相互融合,這就使得學前階段的領域教學知識的構成具有特殊性,這個特殊性具體表現為兒童學習的核心經驗成了領域教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掌握兒童學習的核心經驗,不僅能讓教師獲得兒童發展和教育領域的專業知識,懂得兒童領域學習和發展的特點與規律,還能幫助教師建構指導兒童有效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該研究團隊還詳細介紹了學前兒童語言學習和發展的三類核心經驗的構成以及不同發展水平的特征。口語交流語言、文學語言和早期閱讀是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三類核心經驗,這三類核心經驗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交流說話、獨自講述、兒歌學習、散文學習、故事學習、前閱讀、前識字和前書寫等經驗,每一種經驗都需要經歷初始階段、穩定階段和成熟階段等三個發展階段。每個兒童的語言經驗發展階段或水平與其經驗的儲備和積累關系密切,但與年齡不存在簡單的對應關系。
該研究團隊認為,教師準確地把握學前兒童語言學習和發展核心經驗的內涵及其發展規律,有利于提升幼兒園語言活動目標、內容、方法和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對兒童語言發展的適宜性,從而提高語言教育活動的質量。教師一旦具備了學前兒童語言學習核心經驗方面的知識,在制定語言教育目標時就可以聚焦語言學習的核心經驗及其發展水平,使得語言教育的目標更加精準,更加具有層次,也更加容易細化;在選擇和組織語言教育內容時就可以針對核心經驗、緊扣核心經驗、體現核心經驗,并根據核心經驗的不同發展階段或者發展水平組織內容;可以根據兒童現有的核心經驗和經驗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根據語言活動的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方法;在與幼兒進行互動時能夠敏銳地發現幼兒核心經驗發展的不同階段或不同水平,能夠通過提出有質量的問題、靈活地回應兒童的問題、把握活動節奏等方法。提高幼兒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以及師幼互動的質量。該研究團隊還以語言活動的具體案例詳細分析了核心語言經驗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運用中的具體方法和途徑。
在現場展示環節。上海市特級教師應彩云為與會者呈現了一個精彩的語言教育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24個活動同時在桂林市的8所幼兒園進行了現場展示。相關專家有針對性的點評使與會代表更加直觀地理解了學前兒童語言學習核心經驗的內涵,加深了對核心經驗在語言教育活動中運用方法的認識。
在專家答疑環節,華東師范大學的張明紅副教授和中華女子學院的余珍有副教授與大家分享了各自對語言學習核心經驗及其運用的理解,并與周兢教授一起對與會代表在語言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會議期間產生的困惑進行了解答,使與會代表對幼兒完整語言表達的要求、語言學習情境的創設、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交往、不同類型語言教育活動之間的差異、目前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等方面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有助于廣大實踐工作者明確方向,樹立正確的語言教育理念。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核心經驗是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此次研討會為與會代表提供了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和鮮活的實踐經驗,開啟了將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核心經驗與提高幼兒園語言教育質量相結合的研究導向,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
【學前兒童語言學習核心經驗與語言教育活動質量】相關文章:
上一篇:對幼兒英語教學的體驗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