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
小班幼兒入園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正處在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的階段,是幼兒學習社會交往的初始階段。但由于自身年齡小,缺乏交往技能和交往經驗,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常常出現各玩各的、互不干擾的局面,或互相攻擊、爭搶玩具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現象,我設計了此次活動,通過閱讀圖文并茂的繪本故事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禮貌用語,與人積極、主動、禮貌交往,規范幼兒的交往行為。 |
目標
|
1.了解故事內容,能簡單講述故事的大概內容,并愿意用動作表現故事內容。 2. 體驗和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體會故事營造的快樂、和諧的美好情感。 3. 懂得要與人禮貌交往,并能進行簡單對話。 |
準備
|
繪本故事課件; 大圖片:兔子、青蛙、皮球、雨點 |
過 程
|
活動過程: 一、音樂侓動導入 1.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跳《幸福拍手歌》第一段,結束時師幼一起拍手、跳:oh(胸前拍手)--ye(雙臂舉高、雙腳跳)! “oh--ye”把幼兒的情緒立刻調動起來,跟著教師高興地邊喊邊跳,為整個活動奠定了快樂的基調。 2.師:剛才我們做了什么動作? (師可重做剛才的動作,用動作提示幼兒回答:跳) 3.師:今天還有一些朋友要跟我們一起跳,他們是誰呢?請在故事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朋友跟我們一起跳的? 二、幼兒自由看書 找一找還有哪些朋友在跟我們一起跳。 (幼兒的自由閱讀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初步感知故事、理解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學習)。 三、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還有誰也跟我們一起跳? (幼兒回答,教師提醒幼兒要把話說完整:我看見……) 四、和幼兒一起仔細看課件 1.第一頁師: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我們圍著大樹跳,怎么跳?(向前跳,向后跳。請幼兒做一做動作)下面是誰來跟我們一起跳?猜一猜!(畫面中的細節:草叢背后露出一點點兔耳朵) 2.第二、三頁: 師:真的是小兔,"哎呦,小兔來了,請它一起跳",小兔怎么跳呢?(請幼兒學小兔跳)下面是誰跳的`呢?猜一猜!(畫面中的細節:草叢背后露出青蛙頭) 3.第四、五頁: 師:真的是青蛙,"哎呦,青蛙來了,請它一起跳",青蛙怎么跳呢?(請幼兒學青蛙跳)下面是誰來跟我們一起跳?猜一猜!(畫面中的細節:上面拐角處有皮球) 4.第六、七頁 師:真的是皮球,"哎呦,皮球來了,請它一起跳",皮球怎么跳呢?(請幼兒自由做皮球跳的動作)下面是誰來跟我們一起跳?猜一猜!(畫面中的細節:上面拐角處有小雨點落下) 5. 第八、九頁: 師:真的是雨點,"哎呦,雨點來了,請它一起跳",雨點怎么跳呢?(請幼兒自由做雨點跳躍的動作) 6. 第十、十一頁: 師:這么多朋友一起跳,我們圍著大樹跳,小腳跳,大腳跳。小腳是誰的腳?(小朋友的腳)那就請你們跳一跳(全體幼兒跳)。 大腳是誰的腳?(大人的腳)那老師來跳一跳(老師跳)。 五、總結 播放音樂《找朋友》,結束活動。
|
反思
|
在活動中我重視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指南》與《綱要》中也指出要關注幼兒終生受益的品質培養,培養幼兒的創新力,將使幼兒終生受益,充分表現教育的真正價值。在請幼兒依據畫面猜想故事內容;幼兒自由創編小兔、青蛙、皮球、雨點……跳的動作;引導幼兒變換故事中的人物、動作,進行初步的創編等步驟,對于不太積極表現的幼兒不斷給予激勵和適時指導,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使幼兒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得到充足的發展,釋放繪本的潛在能量,實現繪本的多層次功效。而且教師提問幼兒回答這一平常的教學組織形式因加入了幼兒學做動作、在畫面中尋找下一個會出現的朋友而變得生動、有趣。最后幼兒在快樂、自創的跳一跳中熟悉了故事內容。
|
【小班繪本《跟我一起跳》】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繪本教案:七彩下雨天
下一篇:中班閱讀教案《膽小鬼威利》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