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蝸牛的一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感悟裝飾畫的藝術美,培養觀察力,嘗試各種造型方法,挖掘創作潛能,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蝸牛的一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培養觀察力,嘗試各種造型方法,挖掘創作潛能。
了解、感悟裝飾畫的藝術美。
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2.環境布置:蝸牛圖片,蝸牛生活背景,幼兒觀察記錄。
3.材料:水彩筆、油畫棒、線描筆、裝飾畫。
4.電教器材:投影儀。
活動過程:
導入:(師)課前在幼兒園尋找大小、顏色不同的一群蝸牛,組成蝸牛的一家。
(幼兒)課堂上讓幼兒在投影儀上放大觀察欣賞蝸牛的一家。
知識點:
1、提出質疑,引發幼兒探究蝸牛的生活習性和簡單的生物知識。(軟體動物,吃植物葉子,會傷害莊稼和花草,在潮濕的環境下生活)
2、觀察蝸牛的爬行動態,想想它們一家在干什么呢?引發情感。(螺旋形的外殼,半透明的柔軟身體上還有花紋,兩只觸角非常靈活)
3、你能想象出蝸牛一家它們在干什么?(構思一副惹人喜愛的“蝸牛的一家”創作畫,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
造型表現:
1、欣賞幾幅幼兒裝飾畫。你知道什么是裝飾畫嗎?(幼兒總結裝飾畫的特點:夸張、變形、想象設計花紋。)
2.用裝飾畫的方法,創作一幅“蝸牛的一家”,你怎么裝飾畫面?(構圖提示:大小、疏密、遮擋�;y提示:從課堂上、你的周圍發現各種花紋。)
3、作業要求:自己選用彩色水筆、油畫棒、線描均可。
加深梯度:你能注意整個畫面色調嗎?
教學評價:
1、幼兒自評,介紹自己的作品。
2、幼兒互相評價,夸夸他好在哪里?
3、教師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美術創作來源于生活,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利用投影儀展示孩子們熟悉的蝸牛,孩子們對放大的蝸牛興趣極大,強化了對蝸牛的細致觀察,引發孩子們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欲望,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的聯想思維和創新思維得到了鍛煉,創造出不同的作品,他們對色彩花紋的設計很自由,色彩夸張,畫面比較漂亮。作為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評價幼兒美術活動時,不應過分強調最終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點放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現上的差異,以積極評價為主,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把每個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術園地中,使每個幼兒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個性化的注重主體參與的評價方式有利于孩子學會自尊和尊重別人。
小百科:蝸牛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幼兒園大班教案《蝸牛的一家》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刷牙嘍》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