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種子找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種子傳播的多種方式,嘗試發現植物果實里的種子,知道種子能長成新的植物,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種子找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發現植物果實里的種子,知道種子能長成新的植物。
2、了解種子傳播的多種方式。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
2、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
3、種子怎么找自己的新家的?
活動準備
1、植物的果實,如蘋果、梨、葡萄、桃、西瓜等。
2、歌曲《小種子》磁帶。
3、一些植物的種子。
4、反映種子找家的不同方式的圖片一組。
5、水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問好。
2、播放歌曲磁帶《小種子》,老師跟小朋友一邊拍手,一邊跟唱歌曲。
3、教師:歌曲里講的是什么事情?(提問全班幼兒)
教師:大家回答正確,非常不錯,真棒!
4、教師小結:種子在泥土里,喝夠了水、曬到充足的陽光,慢慢的發芽,成為新的植物,長大后就會結果實。
5、教師出示植物的種子。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是什么嗎?這就是植物的種子。
二、切果實,找種子,說種子。
1、教師: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什么呢?(教師展示實物果實)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蘋果、梨、桃、西瓜)這些水果哪些是樹上結的?出示圖片。教師總結:一粒種子可厲害了,可以結出很多果實來!那你們見過它們的種子過嗎?(見過)這些種子長什么樣呢!(例如:桃的種子呈橢圓形,上端鈍,下端尖。堅硬的種皮外表呈波浪高低起伏。)它們的種子在哪里?(在水果里面,只要把它切開就可以看見)
2、教師:小朋友們不知道沒關系,等下老師切開給你們看,切的時候,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凈,在干凈的地方切,切之前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切到手了,教師先切桃。。。。。。然后把桃拿到幼兒跟前走一圈幼兒可以找種子、觀察種子!找到種子后教師出示桃的圖片,圖片以讓幼兒觀察桃的形狀、大小、顏色。
3、教師:剛才我們觀察了,這些種子的家在哪里?(在果實里)那它原來的家在哪里?(在泥土里),原來呀!種子有兩個家。
4、教師:春季到來,這些種子被農民伯伯種在田野、果園里,給它們淋水、施肥、,陽光充足,它們就會長成新植物,長大后就會結果實,小朋友們就可以吃到新鮮甜脆的水果,多吃水果,我們的身體就會壯壯的,增強體抗力,小朋友們就會少生病。
三、猜一猜
1、教師:你們覺得這些種子會找到新家嗎?(種子都是靠人類幫它種到泥土里找到新家的)教師鼓勵(大自然多神奇、神秘、多美妙,有些種子可厲害了,不需要人類的幫忙自己可以找到新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種子究竟如何找到新家的?我們一起來看圖片,看完一張圖片教師都要提問?它們是什么種子?它們是怎么找到新家的呢?
2、蒲公英(隨風飛去找新家)
3、蒼耳(掛在動物身上或人的衣服上來找新家的)
教學反思
在課程中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探討性,小朋友的參與性很強,興趣很高,已經不是單純的看老師切果子找種子,而是讓幼兒參與其中,體會到如何觀察了解種子,我深深體會到:在主題探究學習中幼兒的個性得到良好發展,今天的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百科:種子是種子植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繁殖。種子的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紋理等隨植物種類不同而異。種子常呈圓形、橢圓形、腎形、卵形、圓錐形、多角形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種子找家》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