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活動在幼兒園越來越受到重視,各類閱讀手冊更是層出不窮,但大家似乎關心的是如何掌握閱讀的技巧或閱讀后的結果,忽略了閱讀興趣和閱讀過程。圖畫書是真正適合學齡前兒童閱讀的圖書,圖畫書閱讀的研究正深入的開展。本文從圖畫書閱讀的現狀分析和階段研究入手,站在孩子自身需求的立場,強調圖畫書閱讀的意義、興趣和閱讀的過程。
關鍵詞:圖畫書;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5-0127-03
早在20世紀初,一些發達的西方國家就開始了“閱讀運動”,圖畫書閱讀的重要性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在中國近幾年,一些圖書出版社、圖書網站的大力宣傳和推廣,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開始接觸圖畫書、了解圖畫書和重視圖畫書的閱讀了,但在這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偏異現象,需要我們的重視。
一、圖畫書閱讀現狀
現象一:圖畫書閱讀中我們忽略了圖畫帶來的意義
在很多專家的肯定下,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能很快地接受圖畫書,但對圖畫書的概念及帶給孩子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們常常不會去思考很多,這樣導致我們雖然用了非常優質的資源,但沒有最大功效的發揮它的作用。
圖畫書是什么?圖畫書(Picture Books)不是指帶有插圖的書。彭懿教授著的《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中對圖畫書的定義是:他指出,圖畫書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在圖畫書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甚至有很多圖畫書是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不需要文字,圖畫就可以講故事”,這是圖畫書的一個典型特點。此外,圖畫書還強調畫面的連貫,在規定的幾十頁內,畫面要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映像。彭懿把圖畫書的作者比喻成導演,作者必須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個故事講得既清楚又好看。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個大意。
在這個概念里我們可以好好的來分析:
1、圖畫書是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來欣賞的,學齡前兒童雖然不識字,但對符號(圖畫)有著非常敏銳地觀察、解讀和創造能力,因為有了這些圖畫孩子才會愿意、才會有興趣來欣賞這些書。
2、圖畫書閱讀重要的是對圖畫的理解和閱讀,所以我們在圖畫書朗讀過程中,應該至始至終能讓孩子欣賞到故事中的圖畫。很多家長朗讀的時候并不重視圖畫,讓孩子坐在自己的面前,封面對著孩子,我們可以把孩子抱在懷里,讓孩子邊聽邊看。對于大一些的孩子或者是已經有濃厚閱讀興趣的孩子來說,我們可以先讓孩子來讀圖、猜故事。
3、我們還應該清楚一個概念,對孩子來說閱讀僅僅是看和聽嗎?對孩子來說,閱讀并不是一個等同于大人世界的狹義的閱讀概念,看了圖畫書模仿畫畫、自己創編故事、自己表演等等所有的這些形式都是孩子的一種閱讀,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多提供一些這樣的閱讀活動,讓孩子多方位的去感受、理解和體驗。
現象二:圖畫書閱讀中我們忽略了閱讀過程帶來的意義
我們現在的家長非常重視閱讀,因為閱讀讓孩子認識了不少的漢字、掌握了豐富的知識,閱讀成為了獲得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有了這樣功利的目的,我們追求的是一種閱讀的結果,閱讀后總要考考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識、認識了多少漢字。而對孩子來說,快樂是做任何事情的源頭,閱讀是快樂的:閱讀的時候,我們靠在媽媽的懷里,聽著媽媽溫暖的聲音、看著大師們的圖畫,享受著一個一個精彩的故事,這是孩子們追求的快樂閱讀,沒有太多的為什么。這兩者展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要求,通過下表我們還能更詳細的了解: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尊重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放下我們成人的要求和目的,多關注孩子的需要,孩子才能快樂的成長。
現象三:圖畫書閱讀中我們忽略了閱讀的指導性
閱讀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圖書對孩子成長的價值,孩子年齡小,很容易受電視媒體宣傳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動畫片改編的故事書,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有一雙火眼金睛,知道哪些圖畫書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利的,我們積極的引導,鼓勵孩子多看;反之哪些圖畫書是不利孩子的成長的,我們堅決地反對。很多家長因為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不管孩子選擇怎樣的圖書,一律買單,這樣的閱讀不僅沒有效果,甚至可能出現一些不良現象。在圖畫書選擇方面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盡量選擇正版圖書。優質的早期教育提倡孩子從小接觸最好的,可以培養孩子的一個審美。正版的圖書紙張講究、色彩和諧、做工精細,并且有質量保證,能夠給孩子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
2、盡量選擇獲過國際大獎的圖畫書。國際安徒生大獎、美國的凱迪克獎都是非常有名的圖畫書的獎項,兩年評選一次,非常有權威性。另外我們還能夠從圖畫書出版的時間、版次、數量來選擇,出版時間越早、版次越多、數量越大的圖書都是銷量非常好的,換句話說,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
3、圖畫書選擇要注意量廣、品種多。閱讀的積累不是靠一本、兩本書,是大量并且長期的一個過程,倡導建立自己的家庭圖書館。
二、基于以上的閱讀現狀我們進行了圖畫書的研究
(一)“樂”讀階段
本階段的目標:通過大量的宣傳、培訓,讓我們的老師和家長了解圖畫書,樂于參與圖畫書的朗讀活動,培養孩子對圖畫書閱讀的興趣。
采用的方式:親子朗讀,一種“視聽式”的閱讀欣賞模式。
《閱讀的媽媽》一書的作者史斯克蘭.吉利蘭曾說過:“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讀書對孩子來說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讀書給孩子聽就像和孩子說話,同樣基于以下的理由:樹立孩子的信心,帶來歡笑,拉近彼此的距離;告訴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釋問題,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激勵孩子。在朗讀中,我們還可以在孩子的腦海中,將閱讀與愉悅聯系在一起、建立詞匯基礎等等。所以我們研究的第一步,是要讓家長和老師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幼兒園成立了“圖畫書”工作室,制定親子閱讀手冊進行圖畫書的宣傳和培訓,讓家長了解圖畫書的歷史、如何根據年齡特點和興趣來選擇圖書;成立了以家長為主的“樂樂讀書會”,招募“讀書媽媽、讀書爸爸”,定期邀請“讀書媽媽”、“讀書爸爸”來園給孩子們朗讀圖畫書故事。每天4:10――4:40的親子“悅讀時間”,我們同時開放三個
繪本館,老師親臨指導,為親子閱讀架起了橋梁,一本本圖畫書陶冶了孩子的心靈,體驗到了親子閱讀的快樂,培養了圖畫書閱讀的興趣。
(二)“悅”讀階段
本階段的目標:創設寬松、平等的對話,進行圖畫書閱讀后的師幼之間、幼幼之間的討論和談話,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感想、自己的理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關注圖畫的能力和關注故事本身的能力。
采用的方式:“悅讀時間”的學習,一種“暢談式”的閱讀學習模式。
錢伯斯的閱讀循環理論:有能力的成人閱讀者指導――選擇(圖書儲備。可使用、可接近、展示)――閱讀(閱讀時間,聽別人讀、自瀆)――反應(再欣賞、正式交談、聊聊圖書)。“悅讀時間”提供給孩子的就是一個閱讀“反應”的平臺,在“悅讀時間”的研討活動中,我們重點進行“說來聽聽”的討論環節。
“說來聽聽”的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知道讀者的體驗,包括讀者希望說出來的一切,對一本書的想法、感覺、回憶或好惡。“說來聽聽”這句話里有那種探詢、邀請發言的意味。它代表著老師真的想知道孩子們的想法,老師想參與討論,而不是站在講臺上進行質詢。“說來聽聽“的框架: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1、老師一次提出下列4個基本問題:――你喜歡這本書哪些地方?有沒有什么不喜歡的地方?有沒有什么地方讓你想不通?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些重復在書里出現的固定模式?這么問只是想從孩子口中得到基本信息,越簡單越好,不必急著讓他們多作解釋。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說出對讀物的最基本感覺和認識,不需花太多時間探究,但要讓孩子知道可以隨時補充答案。
2、重點浮現
我們可以請孩子找出在不同地方出現的相關主題,看看哪一個主題與其它主題聯系最多,便可以選為討論的第一個重點。
組織“說來聽聽”這一活動環節首先要在討論之前對選定的書有深入的了解,對所要討論的書了解越深,你就越能明白孩子們想表達的重點,同時也知道怎么根據情況提問。千萬不要一次就想完成討論,弄得孩子疲憊不堪,失去興趣,留點問題下回討論,讓一些問題懸而未決,讓孩子們抱有“繼續挖寶”的期待,讓他們想多談談這本書。
(三)“研”讀階段
本階段的目標:以兒童為本,結合圖畫書的閱讀生成一些新的活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這種自主閱讀不是狹義概念上的自己看著字閱讀,而是一種寬泛的,只要是孩子自主參與的所有表現的形式,都稱為自主閱讀。如:畫、說、唱、演等等。
采用的方式:一種“生成式”的閱讀學習模式,在生成活動的不斷積累中逐步整理形成課程。
如:孩子們在看完《老鼠娶新娘》的圖畫書后顯得非常興奮,自由活動中的談話、自由的涂鴉中孩子們津津樂道的說著、畫著故事內容,于是生成了一系列活動:
活動一:欣賞皮影戲表演:組織全體孩子欣賞經典的皮影戲短劇,引發孩子參與表演的興趣(紙影戲表演形式的新穎、新奇能緊緊抓住孩子的興趣)
活動二:表演工作大討論:班里40個孩子自由組合分成4組,孩子進行第一次公演活動商量和準備,每一組進行交流,老師概括,并用表格記錄的形式呈現:
(同伴合作學習是大班孩子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團體的比賽競爭更有挑戰意義。這個環節的開放性、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要求比較高,剛開始孩子們的表現遠遠不如我們預設的要好,但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堅持給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
活動三:劇本大改編:故事到劇本需要改編表述的方式,通過分享閱讀《生日氣球》的學習,來了解劇本的特點和劇本對話的一種表現方式,孩子嘗試著學習改編劇本。
活動四:小小設計師:進行道具、海報宣傳、門票的設計,通過美術活動、手工活動來學習,了解道具制作的步驟;海報宣傳可以先欣賞各種各樣的海報,了解海報必須呈現的幾個要素,孩子們嘗試創作等。
(傳統的劇本表演往往是老師把改編好的劇本發給需要表演的孩子,老師做好現成的道具,孩子僅僅只是一個表演者。孩子從表演開始到結束都始終沒有明白什么是劇本,道具應該怎樣制作,這樣的學習往往是老師重視學習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的原因所導致的。真正的學習應該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一種授之于漁的方法,只有讓孩子了解劇本的特點,提供給孩子嘗試改編劇本的機會,只有思考過,孩子才能真正的掌握。第二次、第三次表演才能不依賴老師)
活動五:大舞臺:以小組為單位,制定排練計劃、確定小組組長,進行排練,定期展示
(傳統的排練往往是老師統一安排訓練,孩子往往是很被動的,每次排練下來老師火冒三丈、孩子一肚子的委屈,這樣的練習孩子最終會失去信心和興趣。我們的排練方式是通過小組長,孩子自己管自己,通過定期的展示,讓全班的孩子來監督、參與和學習,如表演的語氣、動作等等,讓全班的孩子一起參與修改和調整。當然一開始需要老師的引導)
三、研究啟示
1、明確啟蒙階段孩子閱讀的重要目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激發閱讀動機,培養孩子對讀書的渴望、使他們熱愛讀書,因為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2、重視孩子閱讀的感受、重視閱讀過程的快樂,不過分追求閱讀的結果。
3、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上閱讀,通常都必須要有人來引領和指導,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家長和老師。
4、優秀的圖畫書是孩子愛上閱讀的源泉,因為優秀的圖畫書內容非常有趣,孩子們會舍棄電視,把時間用來閱讀;大聲的朗讀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簡單的方法。
5、圖畫書閱讀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孩子的快樂成長記憶中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讓孩子從“有書讀―讀好書―會讀書”中,發現一個廣闊的新世界,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孩子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艾登?錢伯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幼兒園圖畫書閱讀的現狀和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美工區活動材料投放原則
• 切實推進民辦幼兒園的持續發展
• 計算機、軟件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
•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路徑探討
• 幼兒園詩歌教學三部曲
• 關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優化模式探討
• 宿遷市中心城區幼兒園布局優化研究
• 海南:加大未注冊幼兒園整治力度
• 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現狀及改進策略
• 幼兒園如何開展信息技術培訓
• 幼兒園工作體會談
•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