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的社會,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孩子是幾代人的寄托。在家里,他們處于眾星捧月的地位,他們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們包辦代替了,而且他們還覺得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對孩子成長沒有一點好處,反而可能導致在孩子長大后對社會也不會做出貢獻。
關鍵詞:幼兒;教育;關愛
中圖分類號:G42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1-0246-02
案例背景
現在的社會,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孩子是幾代人的寄托。在家里,他們處于眾星捧月的地位,從出生開始,他們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們包辦代替了,而且他們還覺得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一切都替代孩子,為孩子做好一切,這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大人們恨不得把心掏給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卻無法理解其中的愛,認為這是應該的,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鬧。孩子一天天長大,習慣越來越壞,脾氣越來越大。父母親無原則的愛,客觀上造就了孩子的自私、目中無人、任性、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要和別人分享、不知道自己還要去關愛別人。在我們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在家里就是一個小公主、小霸王,大人們什么都依著他們,千方百計地哄他們,生怕孩子不高興,家長不僅不讓孩子進行自我服務,還幫著孩子做孩子自己的事。
案例過程
1.放學時,陶陶奶奶來接她,當時陶陶在畫畫,看到奶奶來了,她也沒有耐心了,于是就跑到老師那兒把畫本一放,說了一句:“老師我畫好了。”老師打開畫本一檢查,只見陶陶在畫本了亂涂了一些顏色,其他什么都沒畫。這時,在一旁的奶奶說:“陶陶,你快點畫呀!”剛說完,“啪”的一聲,陶陶一巴掌落在了奶奶手臂上,奶奶看著她什么話也沒有,悄悄地走出了教室。
案例分析:陶陶是一名很“特殊”的孩子,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閉,從不和別人交流,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不會穿衣、不會吃飯,讓每一位教師都感到頭痛、棘手。她的畫畫得也不好,而且她還會偷懶,不愿動手去畫。當奶奶讓她快些畫畫時,她還埋怨奶奶,還動手去打奶奶,試想,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是一個尊重長輩、體諒父母的孩子嗎?她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愛,又怎么會去愛別人呢?不要過分溺愛孩子,放手讓孩子在生活、學習、游戲、交往中學習本領、體驗快樂。
2.在一次游戲時間,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放玩具,當發到陶陶時,她把玩具給扔了,看到旁邊小朋友的玩具,她拿了過來。原來她不喜歡老師發給她的玩具,可是這時別的小朋友不高興了,就想去搶回來,但是陶陶不讓,伸手就打了那個小朋友,并且還在一旁大叫。
案例分析:很明顯看出陶陶是個缺乏分享意識的孩子,平時在家什么都依賴父母和爺爺奶奶,她已經被各種各樣的愛包圍了,從出生開始,她的生活及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包辦代替,并且她認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在家里沒有得不到的要求。陶陶的脾氣還很倔強,平時和同伴間有了矛盾,老師如果不幫她,她有時會怒氣沖沖,瞪眼與你對峙半天,一言不發,令你無法收局;有時還會情緒激動,像一頭發怒的小獅子一樣,拾到東西就扔就甩。父母親無原則的愛,客觀上造就了孩子自私的習慣,不知道自己還需要去和別人分享、去關愛別人,當然她更無法體會到愛別人的樂趣。
反思
在我們班,就有很多這樣不會和別人分享、關愛別人的孩子。在幼兒園里,他們并不讓人覺得是個不會愛的孩子,但在家里就是一個十足的小霸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誰都不怕,反而是家長千方百計的依著他,怕他不高興。孩子的自私是家長過分溺愛形成的。在家里要通過家長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不要對他們過于寵愛,如果孩子一定要自私的話,家長也可以用換位的方式試一下,你學孩子的表現變的自私,那么孩子必定得不到要的東西。家長這時再通過引導,讓孩子發現自私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從而逐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家里不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不能只給孩子一個人吃、一個人玩,哪怕大人只是象征性的咬一點點也行。玩具也是這樣,如果他想跟別人玩,就要別人跟他一起玩玩具,不能只玩別人的,并且要適時地教育他,讓孩子及時地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養成與他人分享的習慣。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可是在生活中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以后長大了就會好了。幼兒的以自我中心、目中無人、任性、不講理等壞習慣隨處可見。這樣的習慣養成后,將來會成為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嗎?會尊重他人,處處為他人考慮嗎?能和同伴友好相處嗎?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將影響他的一生。著名文學家老舍曾說過:“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起碼有百位老師,但是對我的影響最深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但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見父母的教育很關鍵。每一個家長都深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愿為孩子付出一切,但過度的愛是溺愛,會影響孩子的發展,放開手讓幼兒在生活、學習、游戲、交往中學會本領,體驗快樂,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時間、機會,讓他自由快樂地成長,而不是像祖輩們那樣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讓孩子學會關愛別人,分享快樂吧!
注:2009年9月獲區教育學會三等獎。
【幼兒園德育案例】相關文章:
• 淺談如何當好幼兒園班主任
• 一起幼兒園細菌性痢疾暴發疫情分析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藝術
• 幼兒園時的淘氣包
• 當幼兒園遇上戲劇
• 思想政治工作在幼兒園建設中的作用
• 幼兒園小班培養寶寶三計劃
• 試論幼兒園教師群體文化的構成
• 挑選幼兒園實用說明書
• 幼兒園與社區如何雙向互動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
• 村里有了漂亮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