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本課程應當是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延伸,應當是國家和地方課程的本土化。作為幼兒園之班本課程建設不僅僅就是需要考慮其內容的本土化問題,還應當去盡力思考其他多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幼兒園班本課程建設的思考,可以引起廣大幼兒教師的借鑒。
【關鍵詞】班本課程;適應性建設;策略思考
幼兒園的班本課程建設業已開始引起廣大一線教師的重視,人們也大都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實踐著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本土化,也開始形成一定意義上的班級課程特色。對于幼兒園班級課程建設,我們需要做出一定的思考,在比較具有深層和深刻意義上的班級課程建設可以理想地延伸其教育的效果。
一、園本課程建設需思考所教幼兒的生活
應當說一定區域內之民眾生活,受地理、氣候以及多年來先輩的影響,都有一些比較固定的生活模式。雖然人人各有各的個性特點,但大體是比較相同的。譬如,在我們東部沿海地區,不少的人靠海吃海,天下第一鮮――文蛤,是我們大都喜好的鮮美佳肴,我們的幼兒孩子也是那樣的從小就品嘗著美味。文蛤能夠帶給孩子的不僅僅就是美味,還能夠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嬉戲樂趣。比如,我們讓孩子用繩線將一個整體性的文蛤外殼連起來,然后讓孩子去將兩根繩線捻一捻,再用勁地拉一拉,那文蛤外殼立馬就會變成一個旋轉不停的大圓盤。孩子們還喜歡在文蛤外殼的內部用上自己的色筆去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者就是七彩之色的交叉,那文蛤就又是一個充滿感人色彩的畫圓盤。孩子們則從中獲取著無窮的樂趣。賴于孩子生活中的資源,讓孩子進行屬于自主創造性的游戲,孩子會是那樣的其樂無窮。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作為我們幼兒教師當是有目共睹的,因為我們比較熟悉幼兒,我們也應當是相當的了解幼兒。平時幼兒在園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也應當是比較豐富多彩的,也是相當適應幼兒生活和身心發展規律的。但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完全賴于幼兒教材去設計幼兒活動,那極有可能是對幼兒廣泛意義生活嬉戲的一種限制。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幼兒雖然比較幼小,但需求還是相當意義上的廣泛,他們雖然對自己的需求不可能就是完全意義上能夠表述出來,或者就是比較具體完整地表述出來,但我們完全可以從相關活動孩子們喜好度的察顏觀色中看得出來的。園本課程建設所建設出來的課程就應當是孩子課余活動甚至就是課堂活動的輔助品。這就從一定角度能夠讓孩子就像我們所進行的烹飪一樣達成五味調和百味香的效果。
二、園本課程建設需思考所教幼兒的習慣
我們也可以這樣去說,幼兒園無小事,事事可去育新人。幼兒在園的生活習慣如何直接說明幼兒在園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如何。我們平時都比較頭疼的是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極為低下,孩子們對自己所使用過的物品廢棄物的妥善處理習慣也不是很為理想。如孩子對一些飲料的外包裝總是那樣的隨地亂扔,即使我們多讓孩子養成見廢就拾的良好習慣,可孩子們也還是那樣的我行我素。應當說這也是很難去怪罪我們那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的,倘若我們去做苦口婆心的說教,也應當就是在用著諸多的無用功。對幼兒而言,其教育不是我們所能夠去苦口婆心地說教的,也不是我們平時之恐嚇誘騙所能夠完全湊效的,必須賴于相關的活動去予以實現。要想我們的孩子能夠從小就擇其善者而從之,也應當就是完全意義上的離不開孩子們的嬉戲。這就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的園本課程建設需要以當地幼兒之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為準。譬如,幼兒都有飲食飲料的習慣,平時我們也因為幼兒隨地亂扔那些飲料包裝而傷透腦筋。對其進行教育,或者進行所謂的日常行為規范的評比,其效果都不是很大。如果我們想著一定辦法,讓孩子將相關包裝的材料帶回家去做些比較簡單的玩具,也可以是能夠實現一舉兩得的。如孩子可以用酸奶盒去制作手槍之類的玩具,孩子也是那樣的不亦說乎的。
三、園本課程建設需思考所教幼兒的樂趣
人是需要在具備一定生活情趣上生活的,小小的幼兒也是這樣。在平時的幼兒在園的生活中,所進行的游戲活動假如就是那樣的豐富生動而有趣,那一個個孩子便是那樣的手舞足蹈,只要家長一到園,孩子會那樣去念念叨叨地說個不停,雖然有時所說的家長也不可能聽得出個什么子丑寅卯來,但那是其再現生活樂趣的表現,也比較能夠深刻地說明,所進行的嬉戲活動孩子是感到很有樂趣的。所以,園本課程建設當以形成幼兒生活樂趣為準,要想達成這樣的目的,所構建的園本課程建設的內容當能夠讓孩子進行比較充分的嬉戲實踐。正如前面所說的讓孩子利用廢棄材料做小制作,我們不僅僅就讓孩子去做,還應當讓孩子能夠玩,譬如,有孩子就用廢塑料瓶兒,把瓶兒塞緊,然后讓家長把瓶兒刺一小眼兒,那極其簡單的玩具手槍就這樣制成,用勁一捏,灌進去的水可以立馬濺到父母親或者其他家長的一身,孩子們樂了,家長們也樂著。這樣的一些比較簡單的制作,孩子們的廢舊物品得以比較有效的利用,讓學生的玩具得以比較充分的豐富。孩子在使用這些物品時,也就比較自然而然地去進行思考,考慮怎樣將其制作自己喜好和有用的玩具。這不能不讓我們引起這樣的思考,天真無邪和幼稚無知的孩子們其智慧怎樣獲取和形成?應當就是在利用這些廢舊物品制作出木頭邪兒并進行充分的嬉戲中獲取著。實踐證明,我們的園本課程建設遵循幼兒之興趣特征,多給孩子以樂趣,那一個個孩子則可從諸多而又無窮的樂趣上增長智慧,亦或就是增長著才干。
對于幼兒游戲課程的建設,也應當就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理想延伸。其課程的內容應當是緊扣幼兒生活,其內容也應當是完全意義上的新穎,且能吸引孩子眼球和適應孩子心聲。作為我們幼兒教師,需要思考課程建設的本土化。思考幼兒班本課程建設所必須思考的問題應當是比較廣泛的,能夠去深入和深刻思考的也是比較普遍的。作為我們應當去不懈進取,也應當去開拓進取。
【參考文獻】
[1]李季湄,肖湘寧.幼兒園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2]邱學青.幼兒園開放性游戲環境的創設[J].早期教育,2000年11期
[3]胡亦陳.體育游戲的設計與組織原則[J].幼兒教育,2001年2期
【幼兒園班本課程建設的思考】相關文章:
• 連鎖幼兒園內部控制問題
• 幼兒園轉崗教師職業適應策略研究
• 談教育信息化之幼兒園教學
•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幼兒園詩歌教學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情境創設
• 幼兒園音樂教學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
• 幼兒園早操項目的創造性發展
• 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有效性
• 農村幼兒園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人類發展研究
•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