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正確途徑,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論文 日期:2015-12-23 作者:vigilia°寶瓜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文化水平、社會身份往往可以從他說話用詞、語調口氣中看出。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期。因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豐富幼兒的生活。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因此,在各個教育活動中,要給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開闊幼兒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兒童讀物。
1、從書籍形式上看,應以畫為主:對于幼兒來說,他們不認識字,有的識字不多,那么應該給他們買些以畫為主的、兼有文字說明的書。
2、從畫面造型上看,應角色少、形象真、背景簡:由于學齡前幼兒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觀察目的性、順序性、細致性差,若畫面中過多的角色、變型的形象、過繁的背景變換,會妨礙其視覺分析,造成感知理解的偏差和混亂,影響其語言的表達。
3、從書籍內容上看,應該雜讀:不論是關于自然科學的書,還是品德培養的書,均可以讀。讓孩子從小就成雜家,多方涉獵知識。只有在廣泛閱讀、培養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才能使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此外,還應注意到孩子很愛讀童話故事這一特點,這個時期,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常常和擬人化的小貓、小狗在一起成為好朋友,因此,我們選擇的兒童讀物應適當多一些這方面的書。
二、培養幼兒樂于閱讀的興趣。
1、陪孩子一起逛商店:雖然陪孩子逛書店會我們不少時間,但卻是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最佳方式之一。與孩子一起徜徉在書店里,能讓孩子感受到一種愛書、讀書的良好氛圍。
2、給予鼓勵:當孩子主動閱讀書籍、雜志時,務必給予最誠摯的贊美。大人的欣賞,往往使孩子更樂于閱讀。 3、盡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對某方面特別感興趣,如文學、美術、科學等,除了應購買相關的書籍滿足他的需要外,更需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進行參觀等社會實踐活動,更加深孩子對書中內容的理解。
4、利用圖書館:圖書館有豐富的兒童圖書,足以令孩子常常沉浸其間,樂不思返。所以可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到圖書館,讓孩子感受一下另一種閱讀氛圍,開闊孩子的眼界。
三、正確指導孩子進行閱讀。
1、一頁一頁講解,加深理解:成人翻開書的第一頁,生動形象地邊講述邊指給孩子看畫面,第一頁內容講完后翻看第二頁,再邊講邊看,直至最后一頁。這樣孩子一邊聽一邊看,可加深對圖內容的理解。
2、啟發孩子自己看圖書:成人先把圖書內容給孩子生動地講述一遍,然后再啟發孩子自己去看圖書,這樣可激發孩子看圖書的強烈愿望,并為孩子看懂圖書打下良好的基礎。
3、先提問后回答,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力:成人根據圖片內容,先提出一二個主要問題,并注意引導孩子先看圖書中的主要對象和內容,然后再看次要的東西。這樣通過提問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有目的地觀察,激起他們了解新東西的愿望,并發展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4、要求孩子復述故事,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孩子初步學會看圖書的方法后,成人可以給孩子適當布置一些任務,如要求孩子在看完圖書后,把故事的內容復述出來。這樣,更能促使孩子仔細認真地看圖書,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從小培養孩子愛護書的好習慣。
1、要讓孩子知道,要做成一本書,需花費許多人的勞動:作家寫出故事,畫家根據故事內容畫出圖畫,造紙工人造出紙來,印刷工人把它印刷出來,然后裝訂成書等,因此,要做成一本書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沒有理由把書撕壞,而是要愛書惜書。
2、一旦孩子把書撕壞了,和孩子一起把書補好:如果孩子撕壞了書,也不要責備他,可能孩子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成人要對孩子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讓孩子知道書的作用,同時和孩子一起把書補好,而不是成人代勞或把破書隨手一扔,這樣,孩子以后就不會隨便把書撕壞了。 3、成人為孩子作好榜樣,愛書惜書:成人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如果成人平時很愛惜書籍,看完以后不是隨手亂扔,而是放得整整齊齊,那么孩子也會愛惜書籍,不隨便撕壞或隨手亂扔。
4、要讓孩子知道書上有很多知識:成人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可一邊看書一邊講,要讓孩子知道我們要獲取知識,可向書本請教。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對書的神秘感和崇拜心情,從而讓孩子愛上書。
五、在閱讀活動中,糾正幼兒的語病。
1、成人的示范:幼兒語言習慣的形成,是通過不斷地模仿周圍成人的語言而習得的。如果孩子學說的話是錯的,那是因為他聽到的就是錯的。所以,成人應注意自身語言的規范,起到正確的示范作用。
2、加強孩子的口語訓練:成人要經常同孩子談話、講故事、念
兒歌,讓孩子學習復述簡短有趣的故事,背誦
兒歌,也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練習說話。在說話中,發現孩子有語病時,要及時糾正,教給他們正確的說法,也可以逐步培養孩子自己來區別正確的和錯誤的,進行自我糾正。
3、出現新詞時,要使孩子正確理解詞義,并幫助他學習運用:如出現“拿”、“抱”、“捧”這些動詞時,就要告訴孩子對又輕又小的東西,是用一只手拿的,如拿杯子,要用手托住的叫“捧”,如捧西瓜;比較大的東西,是用兩只手臂抱的,如抱娃娃。然后,讓孩子去拿、去捧、去抱,看孩子動作做得是否正確,以檢查孩子對詞義的理解。如做對了,就請孩子再重復說一遍。
4、對孩子的語病,不能以為“有趣”而重復他的話,作為取樂,使孩子分不清正確與錯誤。如果這樣,時間一長,改也難了。同時,也不能責怪和取笑孩子,以免孩子因害怕而不敢說話了。
為幼兒創設寬松豐富的語言環境,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是促使幼兒語言能力不斷提高的內在動力。我們應通過多種途徑,并為幼兒提供了更多地語言實踐的良好機會和最佳途徑。為幼兒創設交往的機會,一定能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和語言交往能力的發展,也能較大程度地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通過正確途徑,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相關文章:
• 《快樂閱讀 輕松講述》
• 語言發育遲緩跟過度溺愛有關
•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 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選擇合適的圖書
• 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整合
• 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
• 小班幼兒早期閱讀指導策略
• 探索科學認讀之情趣妙法
• 淺議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的組織原則
• 淺談“游戲識字法”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靈活運用
• 注重幼兒英語語感的培養
• 輕輕松松幫寶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