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班開始,保育員為了防止爭搶事件的發(fā)生,就在分餅干時,都是分好了交給幼兒的,不多不少,所以幼兒們一直都“相安無事”的吃自己的那一份餅干。但由于這學期人員上的調(diào)動,我們班換了一個新的保育員,也許這新保育員在放置餅干時沒有注意這一組幼兒有兩個孩子沒有來上幼兒園,于是就多出來這兩份餅干。
對于這多的兩份餅干,一組上的孩子都很想自己擁有,看著這幾雙渴望的眼睛和這不夠分配的餅干,我有點犯難了。我想我怎么分都有可能傷害到某個孩子,不如把這難題交給孩子,看看他們會如何分配。于是我說:“這些餅干我交給組長,你們自己商量一下怎么分吧。”同時我也靜靜地觀察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見組長將餅干給了日常表現(xiàn)好的幼兒,當孩子小杰拿到一塊餅干后,開心的笑著,正準備吃的時候,旁邊的小舒難過的輕聲嘀咕說:“我也想吃餅干。”小杰看了看小舒,就將自己的那塊餅干一掰二,把半塊餅干遞給了小舒。小舒說了聲謝謝就開心的吃了起來。小杰也很開心的吃著。看到他們這樣的表現(xiàn)我很驚訝,也很開心。
于是,在點心時間快結(jié)束時,我請小杰自己講述處理餅干的方法,同時也請小舒講述自己吃到餅干后的心情,讓全班的幼兒都了解分享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快樂。同時潛意識中,引導幼兒向小杰學習,學會分享。
【幼兒園觀察記錄推薦《多出來的餅干》】相關(guān)文章:
• 優(yōu)秀幼兒園觀察記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壞孩子的進步》
• 幼兒園教育隨筆《換一種目光看孩子》
• 幼兒觀察記錄《老師,我不想吃飯》
• 幼兒園上學期觀察記錄《老師我不想畫畫》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吃午飯風波》
• 小班上學期觀察記錄《喂飯體會》
• 幼兒觀察記錄《咬了兩口的蘋果》
• 幼兒園觀察記錄《讓幼兒在自己的討論中解決問題》
• 幼兒上學期觀察記錄《正確看待每一個孩子》
• 幼兒觀察記錄《老師,我都想你了》
• 幼兒觀察記錄《讓老師頭痛的小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