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我變了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正處于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如何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值得老師們去思考的問題。本活動,通過繪本導入,引入音樂的渲染,感受音樂變化到情緒變化給孩子帶來的愉悅感受。圍繞“我變了”的話題,展開討論、分享,給幼兒充分的表達表現機會,感受彼此變化帶來的成長!同時,通過點亮小紅星、彩蛋游戲等方法,為幼兒獲取更多關于“我變了”的信息搭建平臺,產生心靈上的滿足感、成就感、認同感!
活動目標:
1、通過體驗繪本故事中長頸鹿從不自信到自信的心理變化,發現只要大膽嘗試、找到適宜的方法就能改變自己。
2、在活動中能樹立一定的自信心,感受自己變化帶來的快樂與成長。
活動準備:
1、繪本、小音箱。調查表人手一份(墊板、夾子)。
2、場地:座位馬蹄形。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移情同化。
(1)通過繪本故事,感受“我的心情”
師:遙遠的非洲森林跑來了一只美麗的長頸鹿,它叫杰拉德。他站立的時候非常優雅,抬頭就能吃到樹葉。可他的膝蓋向外彎曲,只要轉個圈,就會摔個四腳朝天!
師:【課件播放音樂】森林里每年都會舉行舞會,今年的舞會馬上要開始了,可是長頸鹿不會跳舞,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長頸鹿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幼兒自由回答。(傷心、難過,眼淚都要留下來了!著急,我還是不去參加了吧?我去找個老師教我跳舞!……)
小結:因為自己轉個圈就要摔跤,所以杰拉德很難過,沒有信心去參加舞會呢!
師:你們有沒有辦法可以幫助它,讓他可以成功呢?
幼兒自由回答(先把腿去治好,再參加;找個老師教他;選一段音樂;準備些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多多練習……)
師:大家真會動腦筋!你們的辦法可能就會讓杰拉得發生變化呢!
(2)借助音樂動作,感受“我的變化”
師:這時,傳來了小蟋蟀的聲音“如果你想要變得不一樣,只需一支合適的曲子就夠了。”【課件播放音樂】杰拉德鼓足勇氣,聽著音樂緩緩起步,讓我們跟著杰拉德一起來試試吧!杰拉德開始還有些害羞、不自信,慢慢地他的蹄子輕輕敲擊地面,在地上畫出優美的曲線,四肢舒展開來,在美妙的音樂聲中,他越跳越有感覺,變得越來越自信,還愛上了跳舞!呀,你的動作也柔美極了;妹妹跳舞的時候還帶著自信的微笑呢!哇,……你們自信的表情、越來自然的動作中,有沒有感覺到自己跟杰拉德一起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呀?這種變化真是太美妙了!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越來越愉悅!孩子們,輕輕地回到座位上休息下吧!
師:舞會前的杰拉德是什么樣的心情?后來呢?
小結:杰拉德從不自信變得自信,是因為他接受了小蟋蟀的建議:找到了一首合適的曲子,還經過了自己不斷地努力。他高興地喊“我變了!我變了!我變了!”
2、植入游戲,分享經驗。
(1)玩“集‘我變了’小紅星”游戲
師:你們有像杰拉德一樣“我變了”的故事嗎?下面,我們跟杰拉德一起來玩“集小紅星”的游戲,誰先說出來“我變了”的故事,就可以點亮一顆小紅星哦!先跟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說,準備下!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參與。
師:孩子們,準備好了嗎?誰愿意第一個來說“我變了”的小故事,點亮的小紅星?
一組:身體的變化:我變高了、長胖了!
指導語:不挑食,多運動,你長高了、變結實了!這是“我變了!” 為你點亮小紅星!
二組:自己的事情自己:吃飯(光盤)、喝水、睡覺……
指導語:大班孩子了,比起中班時的自己,現在能堅持天天做到光盤,這個變化真大!厲害!請你上來為自己點亮一顆小紅星!
三組:關心長輩、家人、同伴:有禮貌、會關心人……
指導語:有的哥哥(妹妹)還會大膽、大聲地跟別人問好!這是個“有禮貌”的變化呢!
趕快來為自己點亮一顆小紅星吧!
四組:有自己特別的興趣愛好:跳舞、游泳……
指導語:會跳舞、會唱歌、會彈琴,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堅持到底才能獲得成功呢!了不起的改變!請你點亮小紅星!
五組:不怕困難,自己解決問題:不哭鼻子、會想辦法解決麻煩!
指導語:遇到事情,會動腦!這個改變不得了,我們為你點贊~!來,小紅星亮起來!
六組:留白
小結:瞧,進入大班后的我們很多地方發生了變化,不光自己的身體長高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堅持自己的興趣,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你們的變化讓杰拉德和老
師驚喜極了!
(2)玩“彩蛋游戲——說說家人的變化”游戲
師:除了小朋友有“我變了”的故事,大人們也會有“我變了”的故事呢!下面,我們來玩個摸彩蛋的游戲,摸到哪個家人就說她的變化,行嗎?
指導語:有的小朋友知道家人的變化、有的不知道,沒關系,今天我們帶著調查表,回去采訪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感受下他們的變化,好嗎?
3、小結。
師:生活中,就像杰拉德、小伙伴還有家人一樣,每個人在不同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要尋找一種適宜的辦法,心中充滿陽光、勇敢地面對,“我變了、我變了、我變了”!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變得比以前更了不起!
活動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已頒布數年,如何正真解讀它,將其理念融入幼兒園一日生活課程呢?在實際工作中,老師們還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多種疑惑,如何幫助老師們理清思路,將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游戲、一日生活等環節有機融合,形成符合幼兒學習與發展需求的教學樣態呢?我試圖從幼兒喜愛的繪本入手,捕捉一種基于幼兒探究興趣的著眼點,在幼兒現有經驗的基礎上預設不同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同時指向于幼兒區域游戲、生活活動、環境創設等內容,以滿足一日活動中幼兒知識經驗的聯結及多領域能力的全面提升。
提高集體教學質量的前提是:準確定位。與幼兒日常生活、游戲相比。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指的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教育活動。因此,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更具有積極的促進和引導作用。因此,挑選、審議教材,熟知孩子年齡特點、經驗需求是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要訣。例如:當孩子和老師共讀繪本《長頸鹿不會跳舞》時,老師敏銳地捕捉到了孩子們對于主角個性、情節發展的興趣。于是,便開始了以下嘗試:
(一)分析繪本價值,剪取適宜元素
一本經典的繪本,往往會隱藏很多的教學元素。哪些是適宜幼兒探究的?哪些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哪些是可以支持孩子們在原有經驗上再提升的?在教師連續自我追問的過程中,往往有價值的適宜元素就會浮現在腦海中。比如:繪本《長頸鹿不會跳舞》中,主人公長頸鹿杰拉德從不會跳舞到愛上跳舞,情節轉換間存在最突出的就是社會性的心理變化,它可以指向的是社會領域的活動;另外,在她借助音樂改變自己的過程中,音樂可以改變心情的教育元素,是否也可以生成一次音樂活動呢?又如:杰拉德自信的舞姿,形態的多變性畫面是否會給孩子們帶來美的感受,一次藝術創作活動或許就悄然而生了……相信,只要找到那個適宜的支點,一切學習與發展皆有可能!
(二)聚焦活動目標,搭建活動框架
繪本中提取的不同元素,也指向不同的教學領域。在設計意圖中,一是要分析本活動主題與幼兒的生活、學習與發展的關系,由此強調本次活動的教育價值;二是明確提出本主題的核心目標與幼兒應掌握的關鍵經驗之間的關系,以便找準實施活動的思路;三是說明本主題活動的產生來由,是緣自幼兒的興趣還是教師的工作思考,由此強調教師在開展本主題活動時應注意的主要問題。回到繪本《長頸鹿不會跳舞》,以設計“大班社會活動:我變了”為例。在目標的設定過程中,教師注意篩選,并考慮教育實效性、趣味性,營造出游戲化的情境。預設 “借助音樂情感體驗”游戲,創設同伴交往、人際互動的環境;預設“點亮‘我變了’小紅星”互動游戲提供幼兒充分交流,激發其主動投入活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如此,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更能實施社會領域的教育目標。
(三)互動實踐反思,歸納總結經驗
一個好的集體教學活動,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需要在不同需求的孩子們中間,不斷地、靈活地捕捉他們的興趣點及活動需求,才能獲得適宜、高效的集體教學效益。例如:在已了解幼兒現有經驗的初次活動中,孩子們前期的經驗水平直接影響到他們在活動中的反應,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及時地根據孩子的現有經驗調整。如:在幼兒從杰拉德“我變了”的情感體驗中,聯想到自己“我變了”的故事,往往喚醒記憶需要時間,此時,或許就需要一些環境的隱性支持,提供一些幼兒生活相近的表征。通過實踐,發現確實對孩子們喚醒已有經驗,提升新經驗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在“大班社會:我變了”的活動預設中,除了體現“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游戲精神外,還有兩個關鍵元素。一是原創繪本故事的資源;二是“點亮‘我變了’小紅星”展板。這兩個元素預設的思考是為本次集體教學活動更好地與幼兒的一日生活、區域游戲產生聯結。此次集體教學活動不會因為活動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會在“閱讀區”繼續延續這個故事;在教室內的環境中保留“點亮‘我變了’小紅星”板塊,鼓勵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爭取點亮自己的小紅星。由此,從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指向多個一日生活中的游戲、或更多領域的發展。
【大班社會PPT《我變了》含教案音樂打印圖】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