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級安全工作措施
幼兒園班級管理
一、幼兒園班級管理體系
二、幼兒園小班的管理
三、幼兒園中班的管理
四、幼兒園大班的管理
一、幼兒園班級管理體系
(一)班主任與班級
1、班主任——凱洛夫所編的《教育學》這樣解釋:某一學科的教師,同時就是自己學生的負責導師。但是除此之外,對于每一年級里擔任功課最多和最有經驗的一個教師,常常委以附加的任務:統一和調整本班級所有教師的教導活動;組織和指導本班級學生的家庭間必要的聯系。
2、幼兒園班級——是指幼兒園進行保教活動的基本單位。
幼兒園班級的基本結構
(1)幼兒園班級的人員結構
保教人員、幼兒
(2)組織結構
班集體、小組、個體
(3)幼兒園班級的物質要素
空間條件、設施
(4)幼兒園班級的任務
保育、教育
(二)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環節
班級管理——班級教師通過組織、計劃、實施、調整等環節,把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達到預定的目的。
1、班級工作計劃的制定
包括: 班情況分析
班級工作目標
實施措施
重要工作安排
計劃的依據:園務工作計劃
班級實際情況
教師及其他條件
2、幼兒園班級工作組織與實施
(1)教師間要有明確分工
班主任主要職責
a.協調本班幼兒教育、安全、衛生保艦財物保管等工作,保證全班工作的一致性,主持班務會,研究改進本班工作。
b.及時傳達和貫徹園領導的決定,向園領導匯報本班工作。
c.負責安排本班交換司相互觀摩,取長補短,主持研究本班每個兒童的特點,采取協調的教育措施。
d.幫助本班保育員改進教育,配合工作和衛生保健工作。
(2)對幼兒進行編組
(3)合理規劃幼兒活動空間
(4)合理安排幼兒在園時間
(5)班級物品的安排
3、班級工作的檢查與計劃調整
4、幼兒園班級工作的總結與評估
(1)班級工作人員的勞動紀律、
敬業精神、團結協作的情況;
(2)班級計劃的完成情況;
(3)班級工作的質量評估。
(三)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內容
幼兒園班級管理由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兩部分組成
1、生活管理
包括睡眠、飲食、入廁、衣著等全部生活內容。
例如:學期初的生活管理
填寫班級幼兒名冊,幼兒家庭情況表,明確家園聯系方法;
家訪并調查幼兒家庭教養情況,了解幼兒生活習慣,并做好記錄;
安排幼兒個人用的床、衣柜、毛巾架、水杯格,寫上姓名,做好標記;
初步布置活動室環境,安排室內家什、設施;
觀察幼兒一日生活表現,并記錄分析;
依據幼兒一日生活表現的觀察分析和家訪調查,制定班級幼兒生活管理計劃和措施。
2、教育管理
根據幼兒體、智、德、美的發展特點安排教育活動,準確把握幼兒知識和技能的教育目標和任務。
3、其他管理
班級交流活動管理,家庭教育管理,社區活動管理。
(四)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方法
1、規則引導法
2、情感溝通法
3、互動指導法
4、榜樣激勵法
5、目標指導法
二、幼兒園小班的管理
(一)小班入園管理
1、入園常見不適應現象
(1)依戀親人,不愿入園,情緒不穩,哭泣不止
(2)任性專橫,強占霸道
(3)行為散漫、不會學習、生活不習慣
導致上述行為的原因:環境變化、家庭因素、教師因素、對新事物的'反應、兒童個性特點與自身經驗等。
2、入園引導
教師方面(1)入園前的家訪
(2)召開家長會
(3)參觀幼兒園
(4)合理安排幼兒入園之初的
快樂活動
家長方面(1)讓孩子熟悉新環境
(2)為孩子入園做好準備
(3)重視入園的頭幾天
(4)及時與教師溝通
(二)小班常規管理
1、確定目標與內容
內容主要有:來園活動、盥洗、飲食、午睡、離園活動等
如幼兒來園活動常規:
(1)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向老師問早、問好
(2)衣著整潔,高興地接受晨檢
(3)進班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衣服、毛巾、書包放在固定的地方
(4)自覺喝水
對教師要求
1、熱情接待幼兒和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況
聆聽家長的囑托,解答家長的查詢;
2、觀察幼兒皮膚、五官、神情,如有異常,及時與保健醫生聯系,及時處理;
3、觀察幼兒情緒,舒緩幼兒不安的情緒,處理突發事件,做好個別幼兒的工作;
4、清點幼兒人數,做好點名記錄;
5、教育和指導幼兒學習常規。
對保育員的要求
1、開窗通風,搞好室內外衛生;
2、配合教師做好幼兒的服裝、鞋帽、書包等放置;
3、配合教師做好個別幼兒的情緒轉變工作;
4、配合做好幼兒常規的學習。
2、小班生活常規管理的方法
(1)示范、模仿法
(2)文學作品的妙用
(3)在游戲中學習
(4)獎勵小紅花
(5)個別教育
3、教育活動常規管理
4、游戲活動常規管理
5、家園活動的管理
口頭形式、文字形式、參與活動形式
三、幼兒園中班的管理
(一)中班班級特征及引導
正向特征:自我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
游戲蓬勃發展
任務意識和責任意識開始萌芽
負向特征:攻擊性行為
告狀
班級的引導: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2、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3、教給幼兒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
(二)中班生活常規管理
主要內容:清潔衛生習慣
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
良好的睡眠習慣和穿脫能力
來園、離園的常規要求
生活常規管理的方法:
榜樣示范法
行為練習法
及時補強法
圖示圖表法
(三)中班教育常規管理
1、教育活動與教育常規的滲透
2、指定中班幼兒行為規則(包括幼兒一日活動作息制度、幼兒行為規范、值日生制度、活動區規則等)
3、教育常規與生活常規相結合
四、幼兒園大班的管理
(一)大班的班集體特征及引導
班集體特征1、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集體感增強
3、責任感增強
班集體的引導
1、開展多種形勢形式的競爭性活動
2、建立班級集體規則
3、開展合作性游戲,教給幼兒掌握合作的技能
(二)入學準備與班級組織
1、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
生活環境的變化
活動形式的變化
社會要求的提高
師生關系的變化
教學方法的變化
2、入學準備的內容
社會性適應:
培養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的能力
培養任務意識與完成任務的能力
培養獨立性與生活自理性的能力
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
培養入學的意識
學習適應:主要是讀、寫、算的能力
3、入學準備的引導
(1)培養正確的入學動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上的“突變”現象
(3)安排好“坡度”,使生活制度和環境布置逐漸向小學靠近
(4)要有一個健壯的體格
(三)大班的常規管理
生活常規管理與教學常規管理的方法
1、在教育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
2、在日常生活中隨機教育
3、運用鼓勵、幫助等手段,加強常規的監督和評價
班主任工作策略:
班主任既要做好教師的組織者、協調者,又要做好幼兒的教育者、管理者,還要做好家長的引領者、參與者。
一、教師
1、班主任要帶頭樹立公仆意識、服務意識,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確職責。
2、良好班風的形成很重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二、幼兒
1、班級生活制度化,保教人員按統一要求建立幼兒常規,保持常規的一貫性
2、巧妙運用音樂來指揮幼兒一日生活
3、班級工作保教并重,保育為先,貫徹“整日生活都是教育”的理念,科學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作息
三、家長
1、要很好的處理家長關系,實現家園共育,成為家園活動的發起者、組織者和參與者
2、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意識,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上一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 下一篇:德育工作措施【幼兒園班級安全工作措施】相關文章:
上一篇:2020幼兒園食堂管理制度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