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常見疾病預防與管理制度
生命與健康有最根本的意義和價值是人存在的基礎,由此可見,疾病的預防是多少的重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制度的幼兒園常見疾病預防與管理制度,有需要的朋友不妨閱讀下。
一、常見病的預防:
1.我園衛生保健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在上級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做好集體兒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預防保健工作。
2.加強合理生活制度,保證幼兒正常的體格發育,增強幼兒的抵抗力。
3.重視營養管理,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平衡膳食,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加強飲食衛生的管理,把住病從口入關,消滅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及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4.開展體格鍛煉,增強幼兒體質及抗病能力,加強戶外活動,每日不少于2小時,充分利用日光、空氣及水的鍛煉,防治佝僂病及呼吸道病的發生。
5.堅持培養,形成幼兒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偏食、不挑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二、常見病的管理:
1.協助衛生防疫部門做好計劃免疫,確保預防接種百分之百。
2.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做好經常性的疾病預防工作,傳染病流行季節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3.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及時報告,嚴格按消毒隔離。
一、通過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提供合理平衡膳食,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兒童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二、定期開展幼兒眼、耳、口腔保健。發現視力異常、聽力異常、齲齒等問題進行登記管理,督促家長及時帶患病兒童到醫院進行診斷及矯治。
三、對患貧血、營養不良、肥胖等營養性疾病兒童進行登記管理,對中重度貧血和營養不良幼兒進行專案管理,督促家長及時帶患病兒童進行治療和復診。
四、對患先心病、哮喘、癲癇等疾病兒童,及對有藥物過敏史或食物過敏史的兒童進行登記,加強日常健康觀察和保育護理工作。
五、重視幼兒心理行為保健,開展幼兒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發現心理行為問題的幼兒及時告知家長到醫療保健機構進行診療。
為了切實保障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傳染病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對傳染病的.科學管理,特制定學校傳染病管理制度。
一、疫情報告制度:發現傳染病疫情,特別是學生群體性發病等情況,學校應指派校醫對疫情進行初步核實,確認后由專人按要求及時上報鄞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落實“四早”(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
二、晨檢制度: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晨檢工作。對患傳染病的學生,班主任老師應及時與家長聯系,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隔離治療,并對已發生傳染病班級的其它學生要在衛生部門指導下進行預防性服藥,如板蘭根、維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認真做好教室、專用教室消毒工作,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和宿舍要重點消毒,勤洗曬衣被并用紫外線消毒車和含氯消毒液噴灑、揩擦消毒。
四、病愈后復課要求:根據不同的傳染病隔離時間來決定隔離期限,隔離時間未到的必須要有醫院傳染病科證明,并由校醫務室復檢后學生才能進教室上課,反之仍作為病未愈不能來校上課。
五、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這一內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勤洗手,及時做好學生的計劃免疫,防止交叉感染。學生離校一個月以上或外出離本市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并要經過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后方可回班。
六、對患傳染病的學生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學生進行檢疫,隔離、觀察、不串班。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七、工作人員家中及學生家長發現傳染病人應報告學校領導,采取必要措施。
【幼兒園常見疾病預防與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財產管理制度6篇
下一篇:幼兒園班級管理精細化探討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